北纬17度线度线,是北半球的两条纬线,它们在东亚区域别离引爆过两场长年累月的战役,两个区域曾以它一分为二。将这两场地缘格式的剧变放在一同比较,有许多共同之处,朝鲜半岛因38度线分为朝鲜与韩国,越南因17度线分为北越和南越,南北两边均有背面的大国支撑,本乡则成为战场。
1945年之前,朝鲜半岛和越南均为日本的殖民地,朝鲜早在1910年通过“日韩兼并”被强行归入日本,而越南至少在表面上还保存一个阮氏王朝。二战日本战胜前夕,苏联从朝鲜北部攻入半岛,美国则从釜山登陆向北推动,终究两边以北纬38度为界别离承受日军屈服。
越南原为法国殖民地,鉴于法国在二战中的拉胯体现,至战役完毕时,中南半岛上已不存在成建制的法军力气,盟国规则北纬17度线以北的日军向我国屈服,以南的日军则向英国屈服。
接下来两边的前史走向略有不同,但归根到底仍是利益抢夺与意识形状的对立。朝鲜北部在苏联的支撑下树立以金氏为首的“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”,南部受美国支撑树立“大韩民国”,南北均有一致半岛的志愿,但都不认同对方并宣告彼此为伪政权。通过一系列的冲突之后,战役总算在1950年迸发,前期朝鲜势不可当,眼看只剩最终一个釜山据点,朝鲜半岛行将迎来一致,但随着美军登陆仁川,战场局势反转。
危殆时间,志愿军声势赫赫跨过鸭绿江,这才将阵线度线邻近,战后两边签署协议,半岛南北坚持的局势保持至今。
越南的状况则相对更杂乱,中心牵涉到法国横插一脚,不过越南的成果也十分好,究竟最终迎来了一致。与朝鲜半岛的阅历相仿,越南北部在二战后树立起以河内为中心的北越;南部先是被法国操控,后又受美国支撑树立以西贡(今胡志明市)为中心的南越。连续与法、美两个国际强国抗衡,越南的独立战役甚为绵长,前后居然长达三十年。
二战时英国在北纬17度线以南承受日军屈服之后,鉴于英法两国之间的特殊关系,法国意欲东山再起,再度占有越南南部。从地舆形状上看,越南很像一个“两端粗中心细”的哑铃,北方是以河内为中心的红河三角洲,南边是以西贡为中心的湄公河三角洲,两边都有意一致全国,因此针锋相对。法国入主越南南部之后,起先树立起一个“南圻自治共和国”,但没有一点民意基础,故而敏捷倒台。随后法国又推出阮氏王朝末代皇帝保大,并树立以之为傀儡的国家,却仍避免不了失利的命运。
1954年奠边府战役完毕,北越获得决定性成功,法军黯然脱离南越,随之顶替而来的是更为强壮的美国,从此南北两边进入长达二十年的越南战役。在这场战役傍边,越南成为各大国竞相角力的疆场,最高峰时美军直接参战军力到达65万人,中苏则不同程度地派出辅佐人员援助北方。居高不下的伤亡以及疲惫不堪,迫使美军退出越南,北越顺势攻入西贡,将其改名为胡志明市,至此越南完结一致。
南越首都西贡,一架直升机因超载不能起飞,一位美国军事顾问一拳把南越领路党打下飞机,史称“西贡之拳”或“西贡铁拳”,这也是美国在越南战役完全失利的一个标志性事情,美国人至今难以承受这张相片。
美国驻西贡大使馆,直升机只要一架,画面中大多数人上不了,大门外还有不计其数的人想涌进来。
北纬17度线度线,企图以一条地舆纬度线切割一个区域,越南打跑美国成功破圈,朝鲜和韩国则深陷其间。越南战役,美国阵亡5.83万人,受伤30.36万人,越南以肯定下风的配备打跑美军,现在越南一致且独当一面,确实是自己打出来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