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看到某件十分喜爱的东西,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不是下单拿下,而是掏出手机拍图,然后打开拼多多、1688等平台找同厂同款,或者直接搜“XX平替”。原价好几百甚至上千的商品,价格瞬间降至不到百元。
有媒体报道,某电子商务平台售卖的优衣库“平替版饺子包”,价格不到原价的五分之一,这一款商品就为某店铺创造了30万以上销量。不少商家也从中发现了机会,打出某某平替、同源工厂等噱头,吸引消费者。
而年轻人的消费目标,是“货比三家”,追求“全网最低价”,为了这个目标,年轻人之间最近又发明了新的找平替攻略:搜索词一换,直接省一半。
此外,“平替衣服测评”“平替连衣裙”“平替露营车”“平替iPad笔”等,主打“高质量又省钱”的关联词也是层出不穷。
在他们看来,“平替”不但可以获得高性价比的产品,更是一种不再盲目追求奢侈品、回归理性的消费态度。
相较于传统电商“以货为中心”的商业模式,社交电商的商品是基于用户个人真实体验进行传播,每个社交节点均可成为传播和流量的入口,并产生交易。
因此部分性价比较高的产品,更容易在年轻人群体中通过种草,口碑相传,放大消费群体。
此外,在一些社交平台,也经常能看到”产品评测对比“的文章和视频,通过对于不一样的产品性能的拆解,消费者减少了对于品牌的仰视感,品牌的溢价光环正在逐渐降低。
并且经历了三年疫情,经济下滑,大家的收入和存款减少,整体购买力下降也是不争的事实。
今年4月的一份消费者调研报告数据显示,62.56%的受访者“相较于过去大手大脚的花钱习惯,今年在消费时会思考自己是不是真的有购买需求”。
也就是说,当下的消费者不再盲信广告宣传、品牌光环,而是回归于商品的实际价值,更倾向于选择物超所值的产品。
相较于70、80后,Z世代不崇尚权威,追求独立与自我。他们在消费时也会更多的目光把放在自己的身上,“悦己“思想成为了消费的主流观念。
比起“贵的就是最好的”,用花呗也要买苹果,现在的年轻人更愿意不再轻易为品牌溢价买单,而是注重内心和实际消费的需求,思考自己究竟想要什么的生活。
毕竟性价比的核心,是质高价不高。而质量提升,不是某个企业一时一日之功,而是国家加工制造业发展的水到渠成。
过去几十年,在服装、电子等行业,很多国际大牌,其实都是中国代工制造的。这样的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淀,使得我国相关行业的设备、技术、生产的基本工艺、制造水平等都已达到较高标准。
具备自主生产高质量产品的产业环境,是现在大量“平替”品牌能够崛起的丰厚土壤。
国货品牌的崛起,可以参照新华网联合发布的《国潮品牌年轻消费者洞察报告》,报告数据显示与十年前相比,国潮热度增长超5倍,如今有高达78.5%的消费者更偏好于购买国产品牌。
基于上述三点来看,选择“平替”,也许并非意味着年轻人在“消费降级”,而更多的是一种基于理性的现实选择。
平替虽平,但不能没有,主打一个又抠又爱买,而攒下的钱,在该买贵替的时候绝不含糊。
这种消费模式,换个听起来高级点的说法,就是现在流行的“精致省”。和隔壁定位“精致穷”,人前光鲜亮丽、人后口袋空空的年轻人不同,“精致省”的年轻人还是具备一定消费能力,只是也没有宽裕到可以闭眼花钱,所以还要动用智慧,该省省该花花。
“月光族”、“日光族”早已是十几年前的过气族群,“月入两万,过得像月入两千”才是现状。
当代“精致省”的年轻人,追求的是把有限的账户余额用到极致,绝不让一时兴起的消费使自己陷入拮据的境地,手有余钱才有安全感。
上一辈自以为精打细算的父母,总担心孩子不会过日子,殊不知孩子们的真实日常是:消费升级,无动于衷;物质攀比,隔岸观火;抠搜指南,逐字学习。
近两年的社交平台上,涌现慢慢的变多“省钱博主”,一些“极简狠人行为”、“看完物欲消失了”、“人活着不要多少钱”系列成为新晋流量密码。
博主会宣扬一种“省钱哲学”,给省钱这件事赋予成就感,把越过千山万水找到最平的平替当游戏,并美其名曰“快乐的成本其实很低”。
当年轻人的社交平台,被这些关键词包裹时,有人调侃说,这叫:“穷人占领网络,富人走入生活”。
毕竟,是“淘到全网最低价”更爽,还是“不看价格闭眼入”更爽,大家都心照不宣。
在消费主义的漩涡里卷得太久,已经忘了自己消费的目的是什么,其实很简单,一是买刚需,二是买快乐。
合理、冷静地支配自己的收入,你会发现,自律与克制的消费,才能让你有机会获得最大的满足。
到头来,不是没有更便宜,而是当我们习惯这些新名词之后,我们就想不到还有东西能代替。
“如果清楚自己眼睛的度数或者直接去一样验光,在网上配镜,同样的配置绝对比实体店便宜一半以上,镜框也能试的。”
“国产仿制药平替进口原研药,比如集采后的降压药氨氯地平,是进口药络活喜的百分之一,利国利民,超级赞。”
“买平替时可能替我省下了几百块钱,但是实际上东西不好用,花掉的那些钱也相当于白扔了,需要的东西还得重新买,算下来反而花得更多。”
目前做法是,想买某个平替时,搜一些避雷的帖子,或者找有运费险的买回来试。